“乡村发展,是历史命题,也是时代课题。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沿着正确方向把这盘大棋走好,必须规划先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鹤壁市领导针对乡村振兴也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乡村振兴树标杆。把五大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鹤壁模式。”
我公司担纲设计的鹤壁市乡村振兴项目是目前河南省唯一的市级乡村振兴PPP项目,受到鹤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分布在鹤壁市7个县区,共计134个行政村,总投资为12.7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农村户厕改造及公厕、雨污管网、乡村道路、自来水设施、照明工程、村民文化活动广场、服务中心建设,村容村貌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等,项目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
本项目总体设计以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方针为引领方向,以“乡村建设基础现代化,乡村肌理建设放大化”为出发点,通过基础建设以及景观建筑美化提升乡村整体形象;以建设数字乡村,推动乡村产业数字化为关键点;以文创IP赋能乡村产业,整合农副产品加工包装、储运物流、特色农产品打卡地、乡村民宿、小院经济、特色乡村工艺加工等特色产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以乡村文化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建设“乡村振兴文化馆”“村民学堂”“村长学院”等展馆,提升乡村群众文化水平,将乡村文化展示和延续下去;以遵循生态宜居理念为落脚点,在设计中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多方接轨,齐头并进,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实现从“鹤壁模式”到“鹤壁现象”的转变,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其中,牛横岭村和西杨玘屯村作为鹤壁乡村振兴项目的示范村之一,在鹤壁乡村振兴项目中起着到“起高峰、成高原、树标杆、当样板”的作用。
牛横岭村位于淇滨区,地域面积近12平方千米,总体地势村南村西高, 村东村北低。特色产业第一产业占据村庄产业经济大头,产业发展偏慢;自身具有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我公司设计师结合现状循序渐进,将设计重点放在形象和产业提升,在设计过程中建立牛横岭形象品牌,设计独具特色的文创IP,进行乡村品牌运营。从一产开始进行农产品品牌化,提升产品附加值。激发原有的资源的活力,进行产业引导,以三大策略引导三产融合。建设乡村游线,构建乡村振兴走廊、乡美游廊、四时通道三条展示路线,打造乡村独有景观节点,营造农耕主题的景观大道,展示乡村生态风貌,努力建设具有北方特色的农、文、旅、商综合国家示范点,打造出鹤壁电商经济示范村。
西杨玘屯村位于浚县县城东南部,村域用地面积约 291.1 万平方米。作为中国泥塑第一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咕咕” 的集中产地,素有“泥玩具之乡”、“泥塑第一村”之称。我公司设计师通过实地考察进行现状分析,发现其存在村庄二产分布零散,创收带动作用较小,泥咕咕生产缺少创新制作意识,对应旅游业产业发展较弱,基础配套设施较差等问题。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将西杨玘屯村总体形象定位为旅游特色村,大力引导发展文创产业,辅以旅游体验产业,稳定发展现代化。在规划中以“两轴、两环、三心、六区、多节点”为发展理念 ,构建现代中式风格的大师工坊,对老旧住宅进行改造提升。在村口标识中增加泥咕咕元素,提升文创IP影响力。
西杨玘屯村建设结合市场消费需求,建立农产品特色打卡地,着力发展以非遗体验互动、乡村旅居休闲为主的旅游服务业(三产),激活传统手工艺“再生”能力,发挥泥咕咕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进而带动农业发展(一产)。 强化打造中国泥塑第一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鹤壁乡村振兴PPP项目是当地市委市政府创新融资模式、积极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乡村“五大振兴”的重要举措。我公司也以自身专业优势和丰富实践经验,以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高效率做好全过程技术服务,以设计为笔,赋能乡村振兴,为打造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鹤壁模式”,续写高质量富美鹤城的绚丽篇章贡献力量。
回到顶部